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类型 | 项目简介 | 项目数量 | 涉及专业与产业方向 | 2022年4月批次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面向高校物理学、化学、生物、材料科学、能源、化学与环境等相关专业,支持合作院校在“量子物理”“应用物理”“近代物理实验”“生物技术”“微弱信号检测”“粉体材料”“催化材料”“材料特性表征”等方向进行高校相关实验教学和课程体系建设,推进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与改革,分享教学改革经验和实践做法,改进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打造持续健康的创新人才生态系统。支持高校前沿物理教学成果转化,整合以量子信息技术为典型代表的高校前沿物理最新技术成果,通过单门课程或系列课程的建设,推动高校更新物理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形成相应的教材、教学资源。 | 30 | 面向高校物理学、化学、生物、材料科学、能源、化学与环境等相关专业及“量子物理”“应用物理”“近代物理实验”“生物技术”“微弱信号检测”“粉体材料”“催化材料”“材料特性表征”等方向 |
师资培训 | 面向高校物理学、化学、生物、材料科学、能源、化学与环境等相关专业,协助合作院校在“量子物理”“应用物理”“近代物理实验”“生物技术”“微弱信号检测”“粉体材料”“催化材料”“材料特性表征”等方向上提升一线教师的技术和课程建设水平。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双师型教师培养为目标,通过国仪量子在教学领域的实践探索,协助院校打造产学研融合的教学模式,举办师资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专业课程体系研发能力以及教师实践能力和实验实训水平。 | 20 | 物理学、化学、生物、材料科学、能源、化学与环境等相关专业及“量子物理”“应用物理”“近代物理实验”“生物技术”“微弱信号检测”“粉体材料”“催化材料”“材料特性表征”等方向 |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 面向高校应用物理、近代物理、物理学等相关专业,针对合作高校“量子物理”“量子计算”“量子光学”“微弱信号检测”“近代物理实验”等方向协助提升实验课程建设水平和产学研结合发展的能力,与高校或研究所共建创新实验室、实验实践培养基地等,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培训与交流,促进产学研全面合作。拟支持的软硬件产品包括:(1)基于国仪的量子计算、量子测控、量子光学等软硬件产品与资源;(2)基于国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产品。 | 5 | 应用物理、近代物理、物理学等相关专业及“量子物理”“量子计算”“量子光学”“微弱信号检测”“近代物理实验”等方向 |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 面向高校物理学、化学、生物、材料科学、能源、化学与环境等相关专业,支持合作院校在“量子物理”“应用物理”“近代物理实验”“生物技术”“微弱信号检测”“粉体材料”“催化材料”“材料特性表征”等方向上梳理相关工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该项目旨在系统性培养专业技术能力的创新实践教学,围绕当前的产业技术热点,协助院校在这些领域的新工科课程建设改革创新工作,培养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一代工程科技人才。 | 20 | 面向高校物理学、化学、生物、材料科学、能源、化学与环境等相关专业及“量子物理”“应用物理”“近代物理实验”“生物技术”“微弱信号检测”“粉体材料”“催化材料”“材料特性表征”等方向 | 2021年5月批次 |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 围绕当前的教学改革与产业技术热点,协助提升实验课程建设水平和产学研结合发展的能力,与高校或研究所共建创新实验室、实验实践培养基地等,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培训与交流,促进产学研全面合作。 | 5 | 应用物理、物理学、计算机、光学工程、光电、通信、测控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 |
师资培训 | 围绕当前量子计算产业技术热点,协助提升一线教师的技术和课程建设水平。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双师型教师培养为目标,通过国仪量子在教学领域的实践探索,协助院校打造产学研融合的教学模式,举办师资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专业课程体系研发能力以及教师实践能力和实验实训水平。 | 10 | 应用物理、物理学、计算机等相关专业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通过支持高校相关实验教学和课程体系建设,推进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与改革,分享教学改革经验和实践做法,改进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打造持续健康的量子产业人才生态系统。 | 30 | 应用物理、物理学、计算机、光电、通信、测控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 |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 结合高校工科教育的雄厚基础和丰富经验,梳理相关工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培训开展旨在系统性培养专业技术能力的创新实践教学,围绕当前的产业技术热点,协助院校在这些领域的新工科课程建设改革创新工作,培养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一代工程科技人才。 | 5 | 应用物理、物理学、计算机、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测控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 |
资料下载
企业宣讲
师资培训
优秀项目案例
项目立项名单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公司名称 | 承担学校 | 项目负责人 | 项目类型 | 批次 |
---|---|---|---|---|---|---|
202102217001 | 高通量扫描电镜分析实验教学系统 | 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 山东建筑大学 | 林涛 |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 2021年第二批 |
202102217002 | 自由基与过渡金属离子电子顺磁共振波谱精密测量与大数据实验教学系统 | 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 湖北工业大学 | 王军 |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 2021年第二批 |
202102217003 | 单光子计算成像创新科技实践课程 | 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 | 姚旭日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2021年第二批 |
202102217004 | 多学科交叉复合的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 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 中央民族大学 | 杨玉平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2021年第二批 |
202102217005 | 全方位、多层次的量子计算实践性教学探索 | 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吴伟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2021年第二批 |
202102217006 | 扫描电镜技术融入生物材料教学实验体系的课程改革 | 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工业大学 | 何一燕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2021年第二批 |
202102217007 |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的改革与探索 | 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 东华理工大学 | 张志宾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2021年第二批 |
202102217008 | 以“产学合作,理实一体”为导向的量子计算课程建设 | 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海洋大学 | 顾永建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2021年第二批 |
202102217009 | 材料分析课程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平台的研究 | 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 龚攀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2021年第二批 |
202102217010 | 量子信息科学专业《近代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实验项目建设 | 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 长江大学 | 孙利辉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2021年第二批 |